破圈

現在的自己過得開心嗎?現在的自己是滿意的樣子嗎?什麼原因導致我們不開心,是否有進行剖析過?這本書將帶著我們從心理學跟行為的角度去一步步拆解將我們的人生自主權重新掌控回來,迎來我們所期待的生活。

· 工具類書

人生有捷徑嗎?當我們理解兩點就有機會找到人生捷徑,第一點就是我們要認清每種特質都有它不同的使用場景,在合適的場景去使用我們的各種特質,而不是把一種特質用在每一種場合,第二個就是釐清我們內心真正想要的,許多人追求『財富自由』,但財富自由後你想做什麼事呢?你想做的事情真的需要『財富自由』後才能做嗎?

而要讓自己重新掌控自己的人生,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提升自己的認知能力,從最一開始的無意識無能力(不知曉能力的存在),提升到最後的無意識有能力(不需多加思考即可使用),需要透過許多練習,第一步練習最簡單的就是開找到日常生活的小確幸,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全然的投入,去從事情中找到新的體驗。第二步就是當我們心中有問題或想法時,要對自己進行追問,不斷地問為什麼,去釐清自己真正的想法以及想做的事情。第三部則是要運用SMART原則訂立目標,並跨出舒適圈進行練習,在全力投入後,試著獲得即時回饋,最快的方式就是在公開的社群媒體昭告天下,自己要做xx行為,讓大家一起來監督自己。

提升認知能力後就可以意識到一件事,我們的人生並不如我們所想的,我們以為我們是自己在決定,殊不知我們是以下三個面向的傀儡,那就是情緒體、記憶體、信念體,這三個面向決定了我們在判斷事情時候的想法。

情緒體要破解就需要先覺察,先去『發現』自己有哪些情緒,再來當情緒發生時開始剖析並與自己對話,多問問自己為什麼會產生這些情緒,是有哪些部分沒有得到滿足呢?

而我們常常仰賴過去的記憶做出判斷,但我們的記憶卻是可以被更改的,因此要認知到有『我的事實、你的事實、第三方觀看我們的事實』,因此在我們做出判斷以及產生情緒前,可以先與對方確認,你所看到的事實、我所看到的事實、以及第三方所看到的事實是不是產生了什麼分歧,避免影響了我們做出錯誤決斷。

信念體則是深植在我們記憶中的部分,透過一個練習可以找出自己的核心價值,請在紙上寫下『我是一個…』,寫出20個後我們再繼續往下看。

我們列出的句子是否有很多的『角色』?如:我是一個父親、丈夫、老闆…等。如果這樣請思考這些角色代表的意義是什麼?哪個角色比較重要還是同等重要?每個角色代表著什麼?又或者我們列出許多『好的特質或正面想法』,這是否代表我們以非常樂觀的角度看事情,或這我們不願面對自己的不足?還是我們列出許多『比較負面或悲觀』?這是否代表我們傾向看不到好的那面,或忽略自己、他人的良好特質?亦或者寫了幾句就難以寫下去?是否代表我們平常沒有深入思考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不輕易的定義他人,但我們對於自己應該是最了解的,什麼原因讓我們無法定義自己?

想重建自己的信念體,可以透過幾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外在證明和肯定,第二階段是內在能力、特質,第三階段是內在特質,第四階段是『我存在,所以我值得』。

當我們可以重新剖析,重新塑造我們的情緒體、記憶體、信念體,我們就可以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人生。

阿德勒曾說:『你並不是為了滿足他人的期待而活著,別人也不是為了滿足你的期待而活著。』因此不必畏懼他人視線,不必在意他人評價,也不需要找尋他人認可,僅管去選自己認為最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