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討厭的勇氣 二部曲

· 心理學

  什麼是『幸福』?什麼是『愛』?我們生命中什麼時候可以遇到『對的人』?身為家長又該怎麼教小孩?對自己沒自信該怎麼辦? 這些問題在『被討厭的勇氣二部曲』都有敘述,但並不是絕對不變的真理。換句話說,就好像是提供了眼鏡鏡片的處方一樣。因為這副鏡片而使得視野變得清晰開闊的人應該有很多吧? 另一方面,也有人因為它太多餘,反而看得更模糊。對於這樣的人,並沒有強制要他們配上阿德勒的鏡片。

  首先我們要釐清,所謂的幸福,並不是停留在原地就能享有的,一定要在自己邁出步伐的那條路上持續不斷前進。只有靠著受別人稱讚才能感到幸福的人,直到生命最後一刻,都會努力追求「獲得更多稱讚」。 那種人就這樣置身於「依賴」的處境,過著永遠追求,卻永遠得不到滿足的人生。因此我們要理解就算沒有成為「特別」的人物、不夠優秀,你的位置仍然就在那裡。安然接受平凡、屬於「其他大多數人」的自己吧。 不是將價值定位在「與他人的不同」,而是將價值放在「自我認同」上。這是真正的個人特質。

  而阿德勒否定了有『命中註定的人』,他認為無論是怎樣的人,我們都有辦法去愛。若是死命纏住「命中注定的人」這樣的幻想。眼前明明就有應該去愛的人,卻編派了一大堆理由,表示「不是這個人」而拒絕。 只是低著頭,想著「應該有更理想、更完美、更命中注定的對象」,完全不願意踏入進一步的關係,親手排除一切可能的人選。藉由提出這種過高且現實中不可能存在的理想,迴避與眼前活生生的人們有所瓜葛。 對於阿德勒而言,真正的愛是無關對方對我有什麼想法之類的,就只是去愛。全然投入愛裡。去愛,是你的課題;但對方要如何回應你的愛,這是他人的課題,不是你可以控制的。你能夠做的只有分離課題,由自己先去愛,如此而已。

  而教育孩子的部分,過往我們會用小時候的經驗來教育小孩,希望小孩長得好,而且要比我們還好,可是卻沒有認真思考過,教育的目的是什麼? 阿德勒所說的教育的『目的』是協助孩子『自立』,自立就是「擺脫以自我為中心」。從『我』走向『我們』,從最小單位的兩個人的我們,到整個社會甚至宇宙。 實際上該做什麼協助孩子真正的達成自立呢?
  比方說,當孩子問到「我可以去找朋友玩嗎?」的時候,有些家長會表示:「當然可以。」或是有附帶條件:「功課都做完以後才可以去。」甚至有些父母根本就禁止孩子出去玩。不論哪一種回答,都是讓孩子處於「依賴」及「不負責任」的狀況下。 所以不能這樣,而是教孩子:「你自己決定就行了。」教導他們:自己的人生、日常生活中的行為,一切都由自己決定。至於做出決定時所需要的材料──像是知識或經驗,如果身為大人的我們具備的話,可以提供給他。這就是教育者所應有的姿態。 即便可能會造成無法挽回的結果,但誰又能保證我們所選擇的道路或建議是全然的正確呢? 尊重孩子的決定,從旁協助。而且讓他知道,你隨時都準備好提供協助,保持一種不過分靠近,卻足以協助他的距離,在一旁守候。就算那項決定最後是失敗的,孩子也已經學到了「自己的人生,自己可以選擇」。

  不論是希望獲得愛還是幸福,甚至是教育小孩到對自己的認同,我們都要明白阿德勒心理學所在闡述的是一種人生『態度』,當我們看待世界的角度不同了,這世界也就不同了。世界很單純,人生也一樣,可是要維持單純卻很困難,因為平凡無奇的日子就是考驗。
  因此舞動起來吧!不去考慮未知的將來,也不考慮應該不存在的命運,就只是一心一意與眼前的夥伴舞動於『當下』。不考慮要往哪去,正視並專注於今天的幸福、當下的這一瞬間,長年以來舞動的軌跡,人們便稱為『命運』。
  我們不可以成為命運的僕人,必須是命運的主人;不是追求命中注定的那個人或人生,而是打造足以稱為命運的關係和人生。